第一百三十六章英烈阁开建-《穿越明朝成天启》
第(2/3)页
英烈阁的选址问题朱由校也是经过一番考察后才决定的,最终坐落于天寿山帝陵附近,北京的帝陵是一个东,西,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,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,可谓风水上佳。
而英烈阁的地址则建在帝陵南面出口处,相当于每家每户院门口所见的迎门墙一般,寓意为忠烈之兵士化为阴兵阴将,誓死捍卫大明之意。
朱由校还规定,等开春之后,在其周围可栽种桃树,取‘桃园结义’之意,寓意这些英烈皆是忠肝义胆之辈。
其实奠基修建工程没什么好看的,但朱由校还是出京亲自前来了,为的便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态度,对这些为大明为华夏战死之英烈们的重视。
此时已经进入了二月份,天气已经开始渐渐转暖,最起码不似之前那般寒冷了,而现在正是正午时刻,阳光明媚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。
难得出京一趟,朱由校走出御撵,正眯着眼睛晒太阳呢,身旁忽然传来王朝辅的声音。
“陛下,奴婢听说,朝中许多大人们对陛下专为武人设立此英烈阁颇有不满之意。”
“哦?都有何人不满啊?”朱由校靠在车沿上,继续晒着自己的太阳,连眼睛都没有睁一下,淡淡地问道。
事实上,对于朝中的文人们对于此举会有所不满,朱由校早就预料到了,毕竟,这可是在提高武将们的地位啊。
生怕武将地位会再次恢复到建国之初,对文官集团产生制衡,那些文人们怎么可能会不害怕,又怎会不产生不满?
但这却是朱由校想要看到的,之前自己放出声去,想要从自己这里拿到银子,便要同意考成法的实行,结果快一个月过去了,各部官员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来求自己的。
即便有人想要答应,以此来从自己这里拿到银子,去完成部里的政事,也会迫于大环境的压力而只能放弃。
文人士子们所奉行的是不吃嗟来之食,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。
对此,朱由校嗤之以鼻,如果真有这么高的品节就不至于会有那么多的贪官了,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投敌叛国的汉奸了。
怎么,贪污所得的银两是钱,投敌叛国所得的利益是钱,到了从朕这换取银子就是吃嗟来之食了?就是为五斗米折腰了?
一群贱痞子!
朱由校暗骂一声。
此次朱由校专门挑选这个时间点修建英烈阁,就是为了再刺激这些文官们一下。
英烈阁建成之后,凡是在上面能留下姓名的人,都将会永远留存下去,这可是千古留名的机会。
之前用考成法换取银子是利诱,现在建立英烈阁则是关于名声的诱惑,名与利双重诱惑之下,就不信没有人心动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