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四章盐政(中)-《穿越明朝成天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不等发问,周永春又接着说道。

      “其三,毕大人所提,强制要求盐商以纳粮换盐引,甚至以十年为界限,废除十年以前所下发之盐引,此举恐引起所以人的一致反对啊。”

      这第三条,朱由校也知道,盐引可不仅仅是在那些盐商的手里,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在勋贵们的手里,废除十年之前所下发的盐引,不仅仅会引起盐商和他们所勾连官员们的反对,连同勋贵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。

      不仅如此,在大明还是有一小部分本分盐商的,他们凭借着盐引贩卖着盐,但是由于没有靠山,拿着盐引却迟迟领不到盐,这一耽搁时间便耽搁时间长了,有的已经超出了十年这个期限。

      如今要一刀切的话,岂不是连这些本分的盐商们利益也要跟着受损?

      周永春说完后,所有人都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 显然他们都知道其中的难点在哪里,所以才认为,此次改制并不会取得多么大的效果的。

      毕自严叹了口气,无奈的说道。

      “周阁老所言,老朽自然知晓,可是除此之外,可还有更好的对策?”

      说完,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  其他几人听完后全都沉默不语,显然,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注意。

      一时,所有人都犯了难。都知道盐业是暴利,如果处理好了的话,可以为朝廷增加一大笔收入,现今却只能干看着,而吃不到嘴里去,这使人无比憋屈。

      正在现场一片安静之时,朱由校却说话了。

      “昨日与毕爱卿畅谈一番之后,朕倒是对于盐政有一些想法,诸位爱卿看看可还有什么遗漏之处?”

      王朝辅会意,又赶忙拿了另一道奏疏出来,交给众人观看。

      这封奏疏自然是朱由校连夜起草的,将他关于前世里的一些见识和现今的情况相结合,做出的一些改变,记了下来。

      听到朱由校如此说,刘一璟等人都有些不相信,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的难题,陛下就有办法了?

      不是小瞧朱由校的能力,而是他们成长的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。

      拿起奏疏看完后,所有人都感觉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。

      咽了口吐沫,刘一璟嘴唇微颤,问道。

      “陛下是说,将盐业从朝廷手中下放更多权利给予商人?”

      “不错。”朱由校点了点头,端起茶杯,喝了口水后,说道,“历朝历代,都想要将盐业死死的抓在朝廷的手里,直至到了我大明建国之初,太祖雄雌伟略,决定将盐业运输这一部分权利下放给商人,如此才有了开中法的形成,并且一直延续至今。”

      说到这里,朱由校叹口气。

      “万事万物总不会一层不变的,明初,百废待兴,行商者稀少,富贵者更是凤毛麟角,家中能有百万银子的便已可以称的上是富可敌国。”

      “而今呢,家中资产过百万两者何其之多?”

      说到这里的时候,刘一璟等人忍不住微微的低下了头,对于大明朝哪里的人最富,资产过百万者又有多少,他们这些人精自然是清楚的,虽不知道具体数字,但是都有大概映像的。

      只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,陛下对此竟然也知道。

      朱由校接着说道。

      “虽不愿承认,可是而今商人之地位与明初已不可同日而语,究其原因,便是商业在我大明之地位越发重要。”

      “商业在发展,而朝廷相对应的也应当跟着做出改变,而这便是朕想要做出的改变。”

      朱由校指了指那封奏疏。

      随着朱由校的话,在座的大臣们也跟着思考起来,此时再去看那封奏疏里的内容,细细琢磨之下,不禁让他们的眼睛越发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  都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那批人,几乎不到一会,刘一璟几人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各种利好。

    
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