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六章英烈阁开建-《穿越明朝成天启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朝廷新成立的机构名为——财课局,隶属于户部和内廷。

      之前大明境内的盐场按区域划分,分别由六个都转运司和八个盐课提举司管理。经过改制之后,重新划分,共计由十八个转运司,以及二十四个提举司来管理,并且这些地方部门全都统一归属于财课局。

      多出的这些地方部门,两京一十三省各有分布,不再是之前的一个司可能管理两个省的局面了,做到了更加细化。这些地方部门分别设立在各个盐场的交通要道上,以保证每一个盐场都能够顺利快捷的到达。

      设立的部门多了,官职自然也跟着多了起来,之前一个司只有寥寥数人,官员人数严重不足。

      在改制之前,盐政机构官员人数不仅不足,而且行政经费低。经过调查朱由校发现,有的地方盐政管理机构的官员经费,还是来自批验所对食盐超额夹带的罚款,这才勉强维持。

      由此也造成了盐政管理机构官员的素质低下,在大明的官场上有一句话叫做——盐政机构是‘破甑疲老’的避难所。这样的行政机构,必然会造成监管不力,给不法分子侵吞盐利以可趁之机。

      这次改制,也一并将其废除改进。

      新设立的财课局现今专管盐业,当此次改制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之后,将来茶税等也会按此例进行,一并交由财课局管理,这是朱由校的打算。

     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朱由校和朝臣们又经过数次商讨完善。

      为了杜绝盐商有可能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,改制措施还规定了每家商人一次性拍卖购得的盐场数量限制。

      不仅如此,盐场在商人们租聘期间是可以到财课局申请转卖手续,进行转卖的,但是转卖的话则需要付出比拍卖金还要多一倍的违约金。

      就是为了防止会有其他商人进行兼并,就如土地兼并那般。

      并且还制定了新的律法,私自开发新的盐场者,一经发现抄家灭族,罪同谋逆。

      经过派出专人调查后统计得出,整个大明境内共有盐场一千四百多个。

      当然,各个盐区的需求不同,主要采取的产盐方式有煎煮与晾晒,各个盐场所产食盐的质量与数量也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  根据调查所得出的数据,朝廷商议后决定,将这些盐场按照产盐数量,质量,以及当地交通状况等因素,划分出三个等级,分别为差等,中等,优等。

      三个等级的拍卖底价自然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  其中,优等盐场共计三百多个,大多集中在湖广,江西,以及南直隶的部分府州等地,主要原因便是水运发达,所住人口众多需求旺盛。

      看着这些调查数据,朱由校暗暗咋舌,怪不得两淮的盐业发达呢,几大利好因素全都集中在这些地区,想不发达都难。

      此时的朱由校正在视察一项重要工程的奠基启动,那便是之前在辽东答应将士们的,要在京师修建一座英烈阁。
    第(1/3)页